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金太子允恭林檎 明 · 谢一夔
太平宏开端本堂,黄帘绿幕春昼长。
宫辰讲罢有清暇,丹青点缀分毫茫。
须臾写出文林果荷叶盘乘两三颗。
浅绿波涵翡翠摇,轻红雾湿胭脂堕。
人间回首几百年,昔时台榭飞寒烟。
豪华富贵不复见,空遗图画仍流传。
遗老斋记1107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栾城第三集》卷一○、《皇朝文鉴》卷八三、《文章正宗》卷一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七○、《八代文钞》第三○册、《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八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庚辰之冬,予蒙恩归自南荒,客于颍川,思归而不能。
诸子忧之曰:「父母老矣,而居室未完,吾侪之责也」。
则相与卜筑,五年而有成。
其南修竹古柏,萧然如野人之家。
乃辟其四楹,加明窗曲槛,为燕居之斋。
斋成,求所以名之,予曰:「予颍滨遗老也,盍以『遗老』名之!
曹志之,予幼从事于诗书,凡世人之所能,茫然不知也。
年二十有三,朝廷方求直言,有以予应诏者。
予采道路之言,论宫掖之秘,自谓必以此获罪,而有司果以为不逊。
上独不许曰:『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
宰相不得已,寘之下第。
自是流落凡二十馀年。
及宣后临朝,擢为右司谏,凡有所言,多听纳者。
不五年而与闻国政。
盖予之遭遇者再,皆古人所希有,然其间与世俗相从,事之不如意者十常六七。
号为得志,而实不然。
予闻之乐莫善于如意,忧莫惨于不如意。
今予退居一室之间,杜门却扫,不与物接。
心之所可,未尝不行;
心所不可,未尝不止。
行止未尝少不如意,则予平生之乐,未有善于今日者也。
曹志之,学道而求寡过,如予今日之处遗老斋可也」。
睿文孝武皇帝册文 中唐 · 德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四
维某年月日。哀子嗣皇帝臣某。
伏以圣德之大。上与天合。
人道近昵。鲜克究知。
敢尽其所见。泣以叙财成之业。
伏惟大行皇帝绍休七圣。临照八极。
以至道御群有。以至化怀远方。
登假于上。敷闻在下。
肇加元服。顷升储闱
生知之敏。动与神契。
承顺元宗也。齐栗之容著。
奉养肃宗也。爱敬之礼深。
履蒸蒸。躬翼翼。
绝驰道。日朝寝门。
此则首冠百王。大舜周文之孝也。
其于崇儒尚齿。尊道贵德
穷理尽性之学。经天纬地之文。
包荒含垢之量。迪哲允恭之善。
斯又睿圣不测。同符乎三五。
无得而称也。当禄山叛乱。
陷覆二京。以天人之重。
授元戎之律。师之所及。
狂寇歼夷。复宗社之阽危。
拯生灵于焚燎。则乾维重搆。
宸极以安。及史盗閒衅。
三河屡梗。在抚军之际。
思明陨命。乘践祚之初。
朝义授首。则梁陈厎定。
朔易从风。其或屈强于大梁
背诞于南越。莫不朝为枭獍。
夕为鲸鲵。此高光之功。
神武之略也。自是肃勿群后。
宾延万灵。洿潴郁没之刑寝。
焚瘗悬沈之礼备。衣冠有沦于胁从者。
释而靡问。灵祇有阙于禋祀者。
秩而致享。堲谗说。
求谠言。扇以祥风。
浸以膏泽。九译奉贡。
四夷来宾。丕冒日出。
罔不率俾。犹复严恭寅畏。
顾省阙遗。兢兢业业。
日昃不暇。故得元功广运。
协气旁流。灵契毕发。
元符荐至。则瑞璧出于泗。
清澜变于河。其馀见祉鳞羽。
呈祥草木者。不可殚记。
方议櫜弓偃伯。臻于太和。
告禅于石闾。镂功于金版。
遽承凭几之命。奄遘缀衣之酷。
号天叩地。罔所依归。
今龙攒就启。蜃辂将驾。
采鸿儒硕生之议。考公卿百辟之请。
佥以盛德大业。匪号谥莫宣
是用虔奉古训。发扬茂实。
谨遣摄太尉某奉册。上尊谥曰睿文孝武皇帝
庙曰代宗。伏惟明灵降格。
膺兹典礼。诞锡纯嘏。
贻宴后昆。呜呼哀哉。
通天台赋(以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 唐 · 黎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
行人徘徊。
登秦原而游目。
见汉右之荒台。
清风穆其尚在。
翠华归而不回。
对古情至。
临高思来。
拔蔓草以遐想。
睹离宫而兴哀。
试问薪者。
乃秦人也。
云汉之兴。
兹台之下。
驰道通乎中禁。
周墙绕于平野。
经逝川而不息。
抚环堵而殊寡。
昔汉皇帝。
甘泉宫
肆目将远。
筑台其中。
高居物外。
若与天通。
祈列仙之戾止。
致圣寿之延洪。
绎绎凭云。
蹲蹲捧日
干元气以直上。
倚长空而回出。
危槛岧峣。
回涂郁律。
植承露之盘。
开肃神之室。
将以接上元
朝太一。
乘大君之登降。
访总真之摭实。
于戏。
郊祀之义。
志而可采。
鸿纷之状。
望而已改。
哀壮丽之都失。
想威灵其如在。
徒野鸟之飞来。
何真人之可待。
且白日可以精贯。
元珠难乎力求。
虽崇台。
𡾰嵼。
磴道周流。
泰畤乎西面。
齐宫乎上头。
仰通苍昊。
俯瞰皇州。
宁不死之可致。
谅其生也若浮。
我国家立太平。
尚清静。
俨宸居以自整。
绝仙台之望幸。
虽丹槛栖于列宿。
飞梁历于倒景。
有唐虞之允恭
汉武之游骋。
化由其衷。
居慎其独。
有仪可象。
无思不服。
自然为域中之大。
获天下之福。
南山之不骞。
何高台之是筑。
梧州杂诗永历四年正月雄关失守,上移跸梧州,臣等扈从。) 其十六 永历四年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二
镇峡关门破,传闻大将逃。
内携诸寨主,乡导各山猺永国曹志建控镇峡关,与土人不恊,导敌人袭破。)
楚塞险从失,胡儿马未骄(虏未敢入。)
休兵图转战,还恃冠军骁。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大顺舞中书侍郎平章事郑絪撰) 中唐 · 郑絪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于穆时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
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十一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十
督师失势在苍梧,败后犹防列镇图忠贞兵溃后,保昌侯曹志建邀堵公,获之,几不免。)
赤地魂销千里恨,沧江客散一舟孤。
戎机误国休轻诋,使相还朝岂易趋(公趋行朝,言官力诋之出。)
莫怪言官封事激,中湘遗恸满天隅。
进善旌赋(以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中唐 · 李逢吉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皇唐之与伊唐也。
浚哲文思。
异代同时。
咸进善以钦若。
又建旌以求之。
不进善焉。
何以延侧陋之士。
不彰别也。
何以嘉谠正之词。
是宜式创宏模。
聿陈令典。
缀析羽以藻耀。
植修竿之偃蹇。
相其地以崇树所宜。
因其人以康庄是践。
即之者有以翊圣。
瞻之者于焉迁善。
忠謇之徒。
风驰云趋。
毕效臣节。
同膺帝俞。
犹金砺而君臣合契。
类土圭而形影相符。
回立岧亭。
而克同国柄。
直行劲挺。
而自陟天衢。
由是悉索草茅。
罔资介傧。
高悬垂逮下之德。
仰视知不言之信。
咸策足以员来。
思捐躯而自徇。
同于舞羽。
至诚之感必臻。
异彼弨弓。
非礼之招不进。
大哉求仁。
其必有因。
懿此标表。
本乎咨询。
制其事者。
上惟允恭之帝。
集其下者。
众皆可封之人。
是必随谤木以用舍。
与谏鼓为等伦。
若夫容卫繁多。
制度奇诡。
元蛇始务其厌胜。
翠凤式崇乎侈靡。
熊虎之示勇则那。
日月之比崇徒尔。
宁有裨于启沃。
且无取于率俾。
伟夫有台有宫。
胡为乎途中。
所以阐于圣聪。
使无不通。
爰树爰揭。
岂惟乎人悦。
所以尊彼隽杰。
使皆就列。
然后朝廷迈德嗣于羲轩。
得贤方于稷契。
躬好问之裕。
有知人之哲。
固以日奏于嘉言。
矧斯旌之攸设。
明经策问七道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
问。
孔圣属词。
邱明同耻。
裁成义类。
比事系年。
居体元之前。
已有先传。
在获麟之后。
尚列馀经。
岂脱简之难徵。
复绝笔之云误。
子产遗爱也。
而赂伯石
叔向遗直也。
而戮叔鱼
吴季札附子臧而吴衰。
宋宣公舍与夷而宋乱。
阵为鹅鹳
战岂捷于鱼丽。
诅以犬鸡。
信宁优于牛耳。
子所习也。
为予言之。
问。
三代之弊。
或朴或薄。
六经之失。
或愚或诬。
夫以殷周之理道。
诗书之述作。
施于风俗。
岂皆有所未至耶。
辍祭纳书。
诚为追远。
执戈桃茢。
无乃伤恩。
何二者之相反耶。
两楹坐奠。
叹有切于宗子
九龄魂交。
数能移于与尔。
何二者之不一耶。
山节藻棁。
豚肩狐裘。
大夫也。
又何相远耶。
檀弓袒免。
子游麻衰。
何如直谅而忠告之耶。
各以经对。
问。
四营成卦。
三古遗文。
本自河图。
演于羑里。
而西邻礿祭。
斯乃自多。
箕子利贞。
且居身后。
岂理有未究。
复古失其传。
乾之彖辞。
乃次六爻之末。
坎加习字。
有异八纯之体。
无妄则象称物与。
同人则彖引卦名。
或备四德而才至悔亡。
或无一德而自居贞吉。
访于承学。
思以稽疑。
至若康成之阴阳象数。
辅嗣之人事名理。
异同优劣。
亦为明徵。
问。
左史记言。
古之大训。
何首载尧典。
而乃称虞书。
当文思之代。
而九官未命。
及纳麓之时。
而四凶方去。
允恭克让。
待元德而尽善耶。
仲虺作诰。
伊尹作训。
岂臣下忠规之称耶。
伯禽费誓。
穆公秦誓。
帝王轨范之书耶。
好风好雨。
既从于箕毕。
时若恒若。
复系于休咎。
何所适从耶。
伏生传于耄耋。
鲁壁得于残缺。
前代讲训。
孰为名家。
可以详言。
用窥奥学。
问。
二南之化。
六义之宗。
以类声歌。
以观风俗。
列国斯众。
何限于十四。
陈诗固多。
岂止于三百。
颂编鲁颂。
奚异于商周。
风有王风。
何殊于鄘卫。
颇疑倒置。
未达指归。
至若以句命篇。
义例非一。
瓜瓞取绵绵之状。
草虫序喓喓之声。
斯类则多。
不能具举。
既传师学。
一为起予。
企闻博依之喻。
当纵解颐之辨。
问。
鲁史成文。
以一字为褒贬。
汉廷尚学。
有二传之异同。
虽子夏授经。
孙卿肄业。
而去圣寖远。
传疑傥多。
闰以定时。
何非乎告朔。
雩乃闵雨。
奚有于去让。
文有无天之说。
定有无王之年。
例或难通。
理亦未尽。
卫辄辞以尊祖。
于义安平
许止阙于尝药。
受诬乃甚。
以兹凝滞。
皆藉发明。
谷梁子之言。
固当有据。
上公于古。
复是何神。
诸儒待问。
一为覼缕。
问。
孔门达者。
列在四科。
颜子不幸。
伯牛恶疾。
命之所赋。
诚不可同。
至若攻冉求以鸣鼓。
宰我于朽木。
言语政事。
何补于斯。
七年可以即戎。
百年可以去杀。
固弛张之有异。
曷迟速之相悬。
为仁由已。
无信不立。
阳货则时其亡也。
辞孺悲则歌使闻之。
圣人之心。
固当有为。
鄙则未达。
子其辨欤。
明经策问七道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
问。
春秋者。
仲尼明周公之志而修经。
邱明仲尼之经而为传。
元凯悦邱明之传而为注。
然则夫子感获麟之无应。
因绝笔以寄词。
作为褒贬。
使有劝惧。
是则圣人无位者之为政也。
其于笔削义例。
岂皆用周法耶。
左氏有无经之传。
杜氏又错传分经。
诚多艳富。
虑失根本。
既学于是。
颇尝思乎。
问。
大学有明德之道。
中庸有尽性之术。
阙里宏教。
微言在兹。
圣而无位。
不敢作礼乐。
时当有开。
所以先气志。
然则得甫申之佐。
犹曰降神。
处定哀之时。
亦尝闻政。
致知自当乎格物。
梦奠奚叹于宗子
必若待文王之无忧。
遭虞帝之大德。
然后凝道。
孰为致君。
尔其深惟。
以判斯惑。
问。
洁净精微。
研几通变。
伏羲重其象。
文王演其辞。
设位尽通于三极。
修德岂惟于九卦。
何思何虑。
既宜以同归。
先甲先庚。
乃详于出令。
俭德避难。
颇殊蹇蹇之风。
趋时贵近。
有异谦谦之吉。
穷理尽性之奥。
入神致用之精。
乾元用九之则。
大衍虚一之数。
成性有存存之道。
知几穷至至之言。
既所讲闻。
试陈崖略。
问。
洪范之美大同也。
曰子孙其逢吉。
数五福也。
曰考终命。
皆其极致也。
至若允恭克让。
而生丹朱
方命圯族。
乃产神禹
何吉凶之相戾也。
金縢请命。
方秉圭以植璧。
元龟习吉。
乃启钥而见书。
岂赋命之可移也。
绝地天通。
未详厥理。
血流漂杵
何乃溢言。
待问而来。
宜陈师说。
问。
风化天下。
形于咏歌。
辨理代之音。
厚人伦之道。
弼鄘褊小。
尚列于篇。
楚宋奥区。
岂无其什。
变风雅者。
起于何代。
动天地者。
本自何诗。
南陔白华。
亡其辞而不获。
谷风黄鸟。
同其目而不刊。
举毛郑之异同。
齐鲁传授
墙面而立。
既非其徒。
解颐之言。
斯有所望。
问。
谷梁名经。
兴于鲁学。
刘向博习。
称于汉朝
或贬绝过深。
或象类无据。
非立异姓。
乃以灭成文。
同乎他人。
岂谓齐侯之子。
异端颇甚。
后学难从。
讳亲讳贤
当举其例。
耳理目理。
幸数其言。
何词所谓近于情。
何义所谓失于短。
凡厥师授。
为予明之。
问。
夫子以天纵之圣。
畏匡阨陈。
行合神明。
固久于某祷。
将行理道。
奚矢于天厌。
对社之问。
宰我强通。
叹山梁之时。
仲由未达。
季氏旅岱。
冉求莫救。
皆见称于达者。
或才比于具臣。
尝隶善言。
顾多滞义。
末卷载游夏之事。
终篇纪舜禹之词。
颇疑不伦。
可以敷畅。
皇太后尊号册文明道二年二月 北宋 · 吕夷简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三(第二册第一五三四页)
嗣皇帝臣祯谨再拜稽首言:恭惟神器之重者,必能充其道;
措天下之治者,乃可飨其尊。
虽复虔巩大猷,抑畏先宪,用藏功表,迹隐言外。
至于体乾之健,则四德随具;
法坤之顺,则万物自光。
乃知圣人施尊名,建显号,有以答四海之望,未始阙三神之欢。
况夫有亲之恶,有国之典,有亿众之勤请,有冲人之奉承,则鸿徽景烁,揭无垠而耿千古,不得为身专辞也。
伏惟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陛下,徇齐懿淑,钦明敦大,《葛覃》表乎成德,「伣天」表乎睿姿。
内辅先帝,布昭阴教,柔风彷佛,大和絪缊。
惟深以钩天下之志,弥简而知天下之阻。
及真庙冯玉缀衣在庭,遵扬审训,参录庶务。
时惟寡薄,嗣膺神,惧德弗类,惟天难谌,实宝慈,佐佑丕业。
于是进耆哲,黜憸壬,鼓清风,皂群品。
蒸云以濡之,揭日以照之。
回霜收电,恤狱行之苦;
金声玉振,制条令之当。
不爱牲牷,以裕于神;
不刓印剑,以宠其勋。
好直而无翳陈,育材而善多士。
浣衣训俭,程书戒勤。
出入十年,上下一德。
乃至师兵不试,方陲无警。
一介之使朝服,以至穹居;
丈馀之组驰轺,而抚西夏
荡然王德,无思不服。
遂能内外有谧,宪度具张。
俗去奇邪,民复敦庞。
箫勺之和极天而蟠乎地,义慈之爱浃肌而沦于髓。
祓其疠疵,内之仁寿。
百昌蕃芜而竞乎昏作,三辰阳明而顺乎发歛。
使𦕈𦕈之质,托王公之上。
无遗无愆,令重雍越成。
于缉熙,于光明。
谅非谆诲,畴臻于此?
此曩以崖略上德,形容丕称,大功日新,舆议未惬。
方今欸谒庙祏,祇见祖宗。
馨香升闻,休嘉震动。
而廊庙文武,相臣将臣,卿尹帅校,家陪耆艾,仙释之净众,要荒之渠长,蔼然咸造,以义固争。
佥曰:备物不膺,无以贲天命;
谢生不怀,无以绥万国。
况即旧典,创新制,则因而易明;
略小节,著大美,惟称而后可。
窃订茂实,以增圣号。
陛下方复允恭克让,劳谦终吉,连袂五请,始曰俞哉!
夫高明资始,是之谓应元
思睿周达,是之谓齐圣;
鼓舞范围,是之谓显功;
敷施迈种,是之谓崇德
睦族济众,是之谓慈仁
祈年思永,是之谓保寿。
臣不胜大愿,谨遣摄太尉、太庙藉田大礼使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吕夷简上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伏惟钦受洪册,昭迪成功。
揖道观妙,授天比崇。
迈任姒之踵武,袭黄老之渊宗
乂安鼎祚,以摅无穷。
臣祯诚欢诚忭,顿首顿首。
谨言。
金部郎中洛州李文著司勋郎中馀如故太常博士同判苏州李意可屯田员外郎馀如故殿中丞同判汾州马张可太常博士馀如故殿中丞同判鼎州化基国子博士馀如故太子洗马汝州襄城县事乘允恭殿中丞馀如故制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文庄集》卷二
敕:朕懋建郡吏,分干中区
赏以及劳,爵以序德。
以尔等矩度修絜,文理精详。
考阀阅之积勤,讫更痕殿;
量功次而差授,并用甄升。
勉图后勋,以永终誉。
可。
延和殿又论二事劄子淳熙十五年十一月 南宋 · 范成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永乐大典》卷一○八七六、《范成大佚著辑存》第四一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今有愚见二事,开具于后。
一、臣窃闻虏中自立璟为太孙,诸子不平,形于谣言。
臣顷过保州,是时其嗣允恭尚在,已见承应人密说:国中惟畏服大王,将来恐有李唐秦王之事。
谓其长子允升也。
今又立璟,则其伯叔之心,皆可想见。
他日若璟得国,伯叔不服,必有内乱。
此其机可乘。
万一璟能制伯叔之命,则必有腹心之臣为之谋主。
事成势定,又必有窥伺之图。
国家当不辍储备,以待事势。
〔贴黄〕臣窃见方今国计未足,民力未裕,求所以足国裕民,则无其说。
止缘规模未坚定,所经费不可减。
欲储蓄赢羡以足国,而所入不支所出;
欲缓催科除耗剩以裕民,而上煎上迫,实惠难行。
若只如此,趣了目前,无复馀力。
万一敌人真有机会,亦恐无以应之。
天下事莫有大于此者。
伏想久留圣心,不待愚臣妄论。
铸剑戟为农器赋(以天下无事务农息兵为韵) 中唐 · 裴度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
皇帝嗣位之十三载。寰海镜清
方隅砥平。驱域中尽归力穑。
示天下不复用兵。于是销锋镝而俶载南亩。
庤钱镈而平秩西成。所以殄凶器。
降嘉生。收祸乱之根本。
致兆庶之丰盈者也。既而清天步。
虚武库。剑锷销。
戟铓露。当时出匣。
挥犷俗以来宾。今日在镕。
唯良工之所铸。长锻倏尔而从革。
覃耜忽焉而中度。废六月之遄征。
兴三时之盛务。观乎聚而改煎。
歘飞燄而涌烟。从而再造。
将分地而用天。宜人之歌。
允符于假乐。多稼之颂。
式合于大田。若夫弓戈櫜戢于宁岁。
牛马放归于丰年。徒虚语耳。
胡可比焉。则知先利其器。
欲善其事。俾污莱之尽辟。
由兵革之不试。洪炉既锻。
失似雪之锋铓。绿野载耕。
伫如云之苗穟。昔用之而有所。
虽弭之而不弃。矧国家以教令为车徒。
故器械可得而无。以道义为封域。
故战争可得而息。由是执帝尧允恭
后稷之训农。理化资于地力。
福祥致于天宗。此乃庆自一人。
风行九野。建中于上。
返本于下。下臣系而称曰。
秦金狄兮未仁。周无射兮非雅。
岂若我后之重谷。尽济偫生于良冶。
荐三省元奏状1234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泸州市
臣窃惟国家以进士科得人,视前世为盛,数其上之三人,则尤多显著。
南渡以来,进士道梗。
又俾四川类试第一人,视恩鼎甲。
至绍兴五年诏书,又申言之。
绍兴十七年,类元何耕对策,忤宰相秦桧,此例中废。
然而诏免策士之岁,则四川首选,虽列之第五,而用三名恩例,则犹如绍兴五年诏书也。
且如故相赵雄绍兴三十二年冠类试,明年乾道元年赐第,视第三名恩例,初任文林郎潼川府节度推官,任满改宣教郎,免召试,除秘书省正字
自是以后,每举临轩。
直至庆元二年诏免策士,宋德之以类元视第三名恩例,初任文林郎山南西道节度掌书记,任满改宣教郎、除国子正
又至嘉泰二年,诏免策士,何应龙以类元视第三名恩例,初任文林郎潼川府节度推官,次任自请剑南西川签判,在任被荐,召为学官
载在故府,前例甚明。
今伏见宣教郎、前利州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文复之,始以明经四川类试第一。
绍定二年诏免策士,复之遂以前例置之进士第五,而视恩鼎甲,实与赵雄、宋德之、何应龙事体一同。
复之恂恂守道,安于平进,自初任文林郎安德军节度掌书记,任满得替四川制司,辟利州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已准省劄该差,寻于吏部陈乞京官印纸。
吏部以为改官人,不应尚带运司职事。
复之既无阙可入,又耻于自列,屏居家山,二年于兹。
躬耕养亲,若将有终焉之意。
臣近以书币招来本司,泸州五峰书院,俾以所学训导生徒。
经明行修,多士归向。
臣愚以谓朝廷既以科举取士,则以科举用之。
中兴百年之间,前例甚明。
矧如复之,实足以副其名,学足以施诸用,而能守道自信,不求人知。
臣待罪师帅,部内有人,而嘿不以闻,将有蔽贤之责。
欲望圣慈诏省部检会自来体例,将复之特畀一合入差遣,庶及盛年,有以行其所学,不失祖宗取士之意,不胜幸甚。
〔小贴子〕臣职在守藩,何敢踰分荐人?
顾如文复之者,生长合州,在臣本路,本路有贤,知而不举,是为失职。
又见四川类元久例,鲜有不立朝者。
今姑以十数年言之,如赵大全、冯履、宋德之、张方、何应龙、李鸣凤、张已之、王万、刘炳、家𢴍,悉蒙召用。
赵载、唐季乙、唐应龙,不幸早卒。
其未蒙召用者,今惟文复之、王辰应、潘允恭三人。
如蒙圣慈特垂访问,并赐收用,不胜幸甚。
〔又〕照对一路帅臣,荐人召用,虽罕前比,然臣今所荐,乃是循名按例,乞合入差遣,非敢踰分妄请。
且如先朝潼川运判赵善誉荐张伯源,亦是以进士第三名为请
朝廷既为之召伯源,又并召第二名王
虽明以一路监司之请,特召二人,然其实则以科举取之也。
伏乞睿照。
谥恭世子议800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晋侯骊姬之惑。
太子申生。
或谓申生得杀身成仁之道。
是以晋人谥为恭世子
载在方册。
古今以为然。
居易独以为不然也。
大凡恭之义有三。
以孝保身子之恭。
以正承命臣之恭。
以道守嗣君之恭。
若弃嗣以非礼。
不可谓道。
受命于非义。
不可谓正。
杀身以非罪。
不可谓孝。
三者率非恭也。
申生有焉。
谥曰恭
不知其可。
若垂之来代。
以为训戒。
居易惧后之臣子。
有失大义守小节者。
将奔走之。
将欲商搉。
敢徵义类。
在昔虞舜父顽母嚚。
既克谐。
瞽亦允若。
申生父之昏。
姬之恶。
诚宜率子道以几谏。
感君心以至诚。
申生之孝。
不侔于
献公之顽。
亦不逮于瞽。
盍以蒸蒸之乂。
俾不格于奸乎。
故咎之始形。
则斋栗祗载。
虞舜可也。
若不能及。
祸之将兆。
则让位去国。
吴泰伯可也。
若又不能及。
难之将作。
则全身远害。
为公子重耳可也。
三失无一得。
于是乎致身于不义不祗。
陷父于不德不慈。
负罪被名。
以至于死。
臣子之道。
不其惑欤。
夫以尧之圣。
书美曰允恭
之孝。
书美曰温恭。
今以申生之失道。
亦谓曰恭。
庸可称乎。
周之衰也。
楚子以霸王之器。
奄有荆蛮
光启土宇。
赫赫楚国
由之而兴。
谥之为恭。
犹曰薄德。
申生徇其死不顾其义。
轻其身不图其君。
俾死之后。
弑三君。
杀十有五臣。
实启祸先。
大乱晋国
则楚恭之得也如彼。
申生之失也若此。
异德同谥。
无乃不可乎。
左氏修鲁史。
受经于仲尼
仲尼
邱明从而明之。
无善恶。
无大小。
莫不微婉而发挥焉。
至于申生之死也。
之谥也。
略而无讥。
何其谬哉。
何以覈诸。
仲尼修春秋。
明则有凡例。
幽则有微旨。
其有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者。
率书名以贬之。
故书曰晋侯杀其太子申
不言晋人而书晋侯
且名太子者。
晋侯不道。
且罪申生陷君父于不义也。
以微旨考之。
仲尼贬可知矣。
以凡例推之。
则左氏之阙文可知矣。
呜呼。
先王之制谥。
岂容易哉。
善恶始终。
必褒贬于一字。
所以彰明往者。
劝阻来者。
故君子于其谥。
无所苟而已矣。
繇是而言。
恭世子之谥。
不亦诬乎。
不亦诬乎。
喜家弟天柱新擢版曹志 清 · 堵廷棻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驱马寒光照锦袍,除书新判度文曹。
持筹应藉孙纶手,识气仍看水雪操。
千里江乡予望远,一时鸿雁汝飞高。
遥知此后西堂月,春草从教寤寐劳。
按:博凌诗词
唐故监察御史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840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俊。
字真长
其先叶黄帝
夫圣人之后。
与庶姓不同。
如河出昆崙。
潜于厚地。
欻焉振起。
奋为洪澜。
环回自天。
非众川也。
故自黄帝八代而生舜。
武王克殷。
求有妫之允满。
封于陈。
是为胡公
十三叶生完。
自以公子。
国难不得立。
乃抱乐器奔齐。
桓公以卿礼接之。
下又十一叶和。
以久为政。
阴浃于人。
遂有齐国
三代称王。
至建为秦所灭。
项羽入秦。
封建孙安为济北王
汉兴失国。
齐人谓之王家。
因以为氏。
安子涓。
镇东将军青州
封剧县伯
自涓至彤。
凡一十九代。
两汉公卿牧守如家牒然。
十代祖猛。
字景略
秦尚书令
伉秦成霸业。
孔明佐蜀同功。
故时人谓之王葛。
史云北海剧人。
遂著为族望。
九代祖休
曹尚书
八代祖镇恶。
佐命长安擒姚宏。
北齐五代祖⿰(田斤)
七兵尚书
兄弟九人。
时号王氏九龙。
于齐史有传。
高祖顗。
字君粹
北齐著作郎燕郡太守
曾祖敬忠
成州刺史
大父上客。
高宗封岳。
进士及第
侍御史主客兵部员外郎
累迁兵右金吾卫将军冀州刺史灵州都督朔方道总管
见职官仪及衣□烈考瞰。
宣州宣城县
工部郎中
河东裴氏。
乃生仆射季睦
馀力工为文。
始以崇文生应。
深谋秘策。
考入上第。
监察御史
天之赋予。
莫能两大。
既扬令名。
而不以景福。
享龄五十五。
葬于河南府偃师县亳邑乡。
后以子贵。
累赠礼部尚书右仆射
夫人江夏李氏祔焉。
李门多奇才。
父暄。
起居舍人
暄子鄘。
门下侍郎平章事
高叔祖善。
台郎崇文馆学士
注文选行于时。
子邕
北海郡太守
有重名。
方之士。
求为碑者倾天下。
故夫人于盛宗。
礼范可法。
累赠至江夏郡夫人
仆射有三子。
长子早终。
次子处元
少婴沈恙。
道士养生之术。
高尚其趣。
强仕而没。
积善不试。
后来果大焉。
季子彦威
字子美
始以五经登甲科。
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
屯田郎中
户部司封。
并充礼仪使判官宏文馆学士京兆尹谏议大夫史馆修撰
以直谏出为河南少尹
入为少府监司农卿
改淄青节度使
徵拜户部侍郎判度支
势逼生患。
出为卫尉分司东都
寻起为陈许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
充汴宋亳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北海县开国子
食邑五百户。
颍川韩氏。
主客员外郎衢之女。
国子祭酒杨顼之外孙。
夫人有三弟。
皆材。
无子早谢。
礼祔葬于亳邑原。
仆射厚德覆露之。
尚书丕承之。
以蚤孤锐意向学。
尝阅诗至蓼莪篇。
感激流涕。
故其刃始淬。
及学成立。
遂为鸿儒。
入用为能臣。
参定仪制
财成经费。
起书生。
拥旌节。
今又领全师镇上游。
握神符。
垂三组。
皆向时感发之所激也。
就而学成。
名闻而身达。
欲报无所。
外荣中悲。
人子之孝。
在乎扬其先德以耀于远。
乃俾学古者书本系所自。
且铭于龟趺螭首云。
铭曰。
山积而高。
泽积而长。
圣人之后。
必大而昌。
由圣与贤。
或为霸强。
建不克嗣。
济北疏疆。
齐人德之。
其族称王。
佐于符秦。
北海重光。
仆射之生。
负材而起。
策于万乘。
擢为御史
同时条对。
干目仰视。
桂林一枝。
拾芥相似。
名动海内。
夫岂不伟。
种德而牙。
乃生令子。
出入鼎贵。
理财统师。
流根之泽。
印累累
峻其追崇。
幽显有辉。
孝嗣之
歉然弗怡。
春露秋霜。
感伤履之。
时久能慕。
禄丰益悲。
明发不寐。
永怀孝思。
摅之无穷。
曷若丰碑。
景亳之原。
佳城在斯。
金石刻
揭于道陲。
耶。
有洛之湄。
过者必下。
来观信辞。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二表805年8月9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臣等再陈丹悃。
谨献鸿名。天心未从。
陨越无措。臣某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谨桉尧曰咨尔舜。舜曰格尔禹。
汤曰吾甚武。自号曰武王
尧舜禹汤。皆当时王者之号也。
考皇帝之故实。徵往圣之宪章。
允协礼经。焕乎图牒。
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巳谦尊。
参天两地之功。为而不有。
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
至哉王言。非偫下所能仰望也。
然臣等伏以为尊号者。所以类上帝。
飨祖宗。万人所称。
百蛮所仰。表圣德于率土。
播天声于无疆。臣下请之之谓礼。
帝王承之之谓孝。孝大于让。
礼先于谦。百王不刊之典。
安可得而废也。臣等又以春秋本于五始。
元者一岁之首。者四时之首。
王者受命之首。正月者政教之首。
郊天大礼者立极之首。今天地交泰。
俯临元辰。正始之美。
正当其运。陛下确违偫愿。
固守谦冲。此臣等所以兢惕失图。
恛惶无措。上冒严宪
敢逃厚责。伏乞俯垂天听。
察纳微诚。诏礼官议臣所请。
揆日推礼。虔奉鸿休。
尽敬于此。犹恐天光未照。
三献无徵。彷徨阙庭。
伏待斧锧。无任耸望之至。
与杨诲之疏解车义第二书811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张操来。
致足下四月十八日书。
始复去年十一月书。
言说车之说及亲戚相知之道。
是二者。
吾于足下。
固具焉不疑。
又何逾岁时而乃克也。
徒亲戚。
不过欲其勤读书。
决科求仕。
不为大过。
如斯已矣。
告之而不更则忧。
忧则思复之。
复之而又不更则悲。
悲则怜之。
何也。
戚也。
安有以尧舜孔子所传者。
而往责焉者哉。
徒相知。
则思责以尧舜孔子所传者。
就其道施于物斯已矣。
告之而不更则疑。
疑则思复之。
复之而又不更则去之。
何也。
外也。
安有以忧悲且怜之之志。
而强役焉者哉。
吾于足下。
固具是二道。
虽百复之。
亦将不巳。
况一二。
敢怠于言乎。
仆之言车也。
以内可以守。
外可以行其道。
今子之说曰。
柔外刚中。
子何取于车之疏耶。
果为车。
柔外刚中。
则未必不为弊车。
果为人。
柔外刚中。
则未必不为恒人。
夫刚柔无常位。
皆宜存乎中。
有召焉者在外。
则出应之。
应之咸宜。
谓之时中。
然后得名为君子。
必曰外恒柔。
则遭夹谷武子之台。
及为蹇蹇匪躬。
以革君心之非。
庄以莅乎人。
君子其不克欤。
中恒刚。
则当下气怡色。
济济切切。
哀矜淑问之事。
君子其卒病欤。
吾以为刚柔同体。
应变若化。
然后能志乎道也。
今子之意近是也。
其号非也。
内可以守。
外可以行其道。
吾以为至矣。
而子不欲焉。
是吾所以惕惕然忧且疑也。
今将申告子以古圣人之道。
书之言尧曰允恭克让。
言舜曰温恭允塞。
禹闻善言则拜。
汤乃改过不吝。
高宗曰启乃心沃朕心。
惟此文王
小心翼翼。
日昃不暇食。
坐以待旦
武王引天下诛而代之位。
其意宜肆。
而曰予小子不敢荒宁
周公践天子之位。
握发吐哺。
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其弟子言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今吾子曰自度不可能也。
然则自尧舜以下。
与子果异类耶。
乐放弛而愁检局。
虽圣人与子同。
圣人能求诸中以厉乎巳。
久则安乐之矣。
子则肆之。
其所以异乎圣者。
在是决也。
若果以圣与我异类。
则自尧舜以下。
皆宜纵目卬鼻。
四手八足。
鳞毛羽鬣。
飞走变化。
然后乃可。
苟不为是。
则亦人耳。
而子举将外之耶。
若然者。
圣自圣。
贤自贤。
众人自众人。
咸任其意。
又何以作言语。
立道理。
千百年天下传道之。
是皆无益于世。
独遗好事者藻缋文字。
以矜世取誉。
圣人不足重也。
故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吾以子近上智。
今其言曰自度不可能也。
则子果不能为中人以上耶。
吾之忧且疑者以此。
凡儒者之所取。
大莫尚孔子
孔子七十而纵心。
彼其纵之也。
不踰矩而后纵之。
子年有几。
自度果能不踰矩乎。
而遽乐于纵也。
傅说曰。
惟狂克念作圣。
今夫狙猴之处山。
叫呼跳梁。
其轻躁狼戾异甚。
然得而絷之。
未半日。
则定坐求食。
唯人之为制。
其或优人得之。
加鞭箠。
狎而扰焉。
跪起趋走。
咸能为人所为者。
未有一焉狂奔掣顿。
踣弊自绝。
故吾信夫狂之为圣也。
今子有贤人之资。
反不肯为狂之克念者。
而曰我不能。
舍子其孰能乎。
孟子之所谓不为也。
非不能也。
凡吾之致书为车。
皆圣道也。
今子曰我不能为车之
但当则法圣道而内无愧。
乃可长久。
呜呼。
吾车之
果不为圣道耶。
吾以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告子
今子曰我不能剪剪拘拘以同世取荣。
吾岂教子为剪剪拘拘者哉。
子何考吾车之不详也。
吾之所云者。
其道自尧舜禹汤高宗武周公孔子皆由之。
而子不谓圣道。
抑以吾为与世同波。
工为剪剪拘拘者。
以是教已。
迷吾文。
而悬定吾意。
甚不然也。
圣人不以人废言。
吾虽少时与世同波。
然未尝剪剪拘拘也。
又子自言处众中偪侧扰攘。
欲弃去不敢。
犹勉强与之居。
苟能是。
何以不克为车之耶。
忍污杂嚣哗。
尚可恭其体貌。
逊其言辞。
何故不可吾之
吾未尝为佞且伪。
其旨在恭宽退让。
以售圣人之道及乎人。
如斯而已矣。
尧舜之让。
禹汤高宗之戒。
文王之小心。
武王之不敢荒宁
周公之吐握。
孔子之六十九未尝纵心。
彼七八圣人者。
所为若是。
岂恒愧于心乎。
慢其貌。
肆其
茫洋而后言。
偃蹇而后行。
道人是非。
不顾齿类。
人皆心非之。
曰是礼不足者。
甚且见骂。
如是而心反不愧耶。
圣人之礼让。
其且为伪乎。
为佞乎。
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
夫车之为道。
岂乐行于险耶。
度不得已而至乎险。
期勿败而已耳。
夫君子亦然。
不求险而利也。
故曰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
国无道。
其默足以容。
不幸而及于危乱。
期勿祸而已耳。
且子以及物行道为是耶非耶。
伊尹以生人为已任。
管仲衅浴以伯济天下。
孔子仁之。
凡君子为道。
舍是宜无以为大者也。
今子书数千言。
皆未及此。
则学古道为古辞。
尨然而措于世。
其卒果何为乎。
是之不为。
甘罗终军以为慕。
弃大而录小。
贱本而贵末。
夸世而钓奇。
苟求之于后世。
以圣人之道为不若二子。
仆以为过矣。
甘罗者。
左右反覆。
得利弃信。
使秦背燕之亲己。
而反与赵合。
以致危于燕。
天下是以益知秦无礼不信。
函谷关若虎豹之窟。
罗之徒实使然也。
子而慕之。
非夸世欤。
终军者。
诞谲险薄。
不能以道匡汉主好战之
视天下之劳。
若观蚁之移穴。
玩而不戚。
人之死于胡越者。
赫然千里。
不能谏而又纵臾之。
已则决起奋怒。
掉强越。
挟淫夫。
以媒老妇。
欲蛊夺人之国。
智不能断。
而俱死焉。
是无异卢狗之遇嗾。
呀呀而走。
不顾险阻。
唯嗾者之从。
何无已之心也。
子而慕之。
非钓奇欤。
二小子之道。
吾不欲吾子言之。
孔子曰。
是闻也。
非达也。
使二小子及孔子氏。
曾不得与琴张牧皮狂者之列。
是固不宜以为的也。
且吾子之要于世者。
处耶出耶。
主上以圣明进有道。
兴大化。
枯槁伏匿缧锢之士。
皆思踊跃洗沐。
期辅尧舜
一有所不及。
丈人方用德艺。
达于邦家。
大官以立于天下。
吾子虽欲为处。
何可得也。
则固出而已矣。
将出于世而仕。
未二十而任其心。
吾为子不取也。
冯妇好搏虎。
卒为善士。
周处狂横。
一旦改节。
皆老而自克。
今子素善士。
年又甚少。
血气未定。
而忽欲为阮咸嵇康之所为。
守而不化。
不肯入尧舜之道。
此甚未可也。
吾意足下所以云云者。
恶佞之尤。
而不悦于恭耳。
观过而知仁。
弥见吾子之方其中也。
其乏者独外之圆耳。
屈子曰。
惩于羹者而吹齑。
吾子其类是欤。
佞之恶。
而恭反得罪。
圣人所贵乎中者。
能时其时也。
苟不适其道。
则肆与佞同。
山虽高。
水虽下。
其为险而害也。
要之不异。
足下当取吾车。
申而复之。
非为佞而利于险也明矣。
吾子恶乎佞。
而恭且不欲。
今吾又以圆告子
则圆之为号。
固子之所宜甚恶。
方于恭也。
又将千百焉。
然吾所谓圆者。
不如世之突梯苟冒
以务利乎己者也。
固若轮焉。
非特于可进也。
锐而不滞。
亦将于可退也。
安而不挫。
欲如循环之无穷。
不欲如转丸之走下也。
乾健而运。
离丽而行。
夫岂不以圆克乎。
而恶之也。
吾年十七求进士
四年乃得举。
二十四求博学宏词科
二年乃得仕。
其间与常人为偫辈数十百人。
当时志气类足下。
时遭讪骂诟辱。
不为之面。
则为之背。
积八九年。
日思摧其形。
锄其气。
虽甚自挫折。
然已得号为狂疏人矣
及为蓝田
留府庭。
暮走谒于大官堂下。
与卒伍无别。
居曹则俗吏满前。
买卖商算赢缩。
又二年为此。
度不能去。
益学和其光。
同其尘。
虽自以为得。
然已得号为轻薄人矣
及为御史郎官
自以登朝廷。
利害益大。
愈恐惧思欲不失色于人。
虽戒砺加切。
然卒不免为连累废逐。
犹以前时遭狂疏轻薄之号。
既闻于人。
为恭让未洽。
故罪至而无所明之。
永州七年矣。
蚤夜惶惶
追思咎过往来甚熟。
尧舜孔子之道亦熟。
益知出于世者之难自任也。
今足下未为仆向所陈者。
宜乎欲任己之
此与仆少时何异。
然循吾向所陈者而由之。
然后知难耳。
今吾先尽陈者。
不欲足下如吾更讪辱
被称号。
已不信于世。
而后知慕中道。
费力而多害。
故勤勤焉云尔而不巳也。
子其详之熟之。
无徒为烦言往复。
幸甚。
又所言书意有不可者。
令仆专专为掩匿覆盖之。
慎勿与不知者道。
此又非也。
凡吾与子往复。
皆为言道。
道固公物。
非可私而有。
假令子之言非是。
则子当自求暴扬之。
使人皆得刺列。
卒采其可者。
以正乎已。
然后道可显达也。
今乃专欲覆盖掩匿。
是固自任其而不求益者之为也。
士传言。
庶人谤于道。
子产之乡校不毁。
独何如哉。
君子之过。
如日月之蚀。
又何盖乎。
是事吾不能奉子之教矣。
幸悉之。
足下所为书言文章极正。
其辞奥雅。
后来之驰于是道者
吾子且以为蒲捎駃騠。
何可当也。
韩愈甚好。
其他但用庄子国语文字太多。
反累正气。
果能遗是。
则大善矣。
忧闵废锢。
悼籍田之罢。
意思恳恳。
诚爱我厚者。
吾自度罪大。
敢以是为欣且戚耶。
但当把锄荷锸。
决溪泉为圃以给茹。
其隙则浚沟池。
艺树木。
行歌坐钓。
望青天白云。
以此为适。
亦足老死。
无戚戚者。
时时读书。
不忘圣人之道。
已不能用。
有我信者。
则以告之。
朝廷更宰相来。
政事益修。
丈人日夕还北阙。
吾待子郭南亭上。
期口言不久矣。
至是当尽吾
今因道人行。
粗道大旨如此。
宗元白。